1.提倡不种春玉米。
2.选用抗病品种
3.调整玉米播期,避开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期
4.清除杂草
5.加强田间管理
举报
2021-03-24 14:20
农业防治
加强监测和预报:在病害常发地区有重点地定点、定期调查小麦、田间杂草和玉米的玉米粗缩病病株率和严重程度,同时调查灰飞虱发生密度和带毒率。在秋末和晚春及玉米播种前,根据灰飞虱越冬基数和带毒率、小麦和杂草的病株率,结合玉米种植模式,对玉米粗缩病发生趋势作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,指导防治。 [4] 选用抗病品种:尽管玉米生产中应用的主栽品种中缺少抗病性强的良种,但品种间感病程度仍存在一定差异。因此,应根据种植地条件,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,同时要注意合理布局,避免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。目前推广的品种尚未发现高抗病品种,比较抗(耐)病的品种有鲁单50、鲁单053、鲁原单14等。 [4] 调整播期:根据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,在病害重发地区,应调整播期,使玉米对病害最为敏感的生育时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,降低发病率。春播玉米应适当提早播种,麦田套玉米改夏直播,适当推迟播期,尽量缩短小麦、玉米共生期。邹城市玉米种植模式主要有麦套玉米、抢茬玉米和晚播玉米3种,其中以麦套玉米发病最重,其次为抢茬玉米,晚播玉米最轻。春播玉米应当提前到4月中旬以前播种;夏播玉米则应集中在5月底到6月上旬为宜。 [4] 清除杂草:路边、田间杂草不仅是来年农田杂草的种源基地,而且是玉米粗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越夏寄主。对麦田残存的杂草,可先人工锄草后再喷药,除草效果可达95%左右。选择清除杂草的优点是苗期玉米不与杂草共生,降低灰飞虱的活动空间,不利于灰飞虱的传毒。 [4] 加强田间管理:结合定苗,拔除田间病株,集中深埋或烧毁,减少玉米粗缩病侵染源。合理施肥、浇水,加强田间管理,促进玉米生长,缩短感病期,减少传毒机会,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。 [4] 利用抗病作物设置防护带:利用灰飞虱不能在双子叶植物上生存的弱点,在玉米周围种植大豆、棉花、花生等双子叶作物作为保护带,将灰飞虱拒之于玉米田以外,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。 [4]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: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,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,减轻玉米粗缩病的传播。播种时,采用种量2%的种衣剂拌种,可有效地防止灰飞虱的危害,同时有利于培养壮苗,提高玉米抗病力。播种后选用芽前土壤处理剂如40%乙莠水胶悬剂、50%杜阿合剂等,每亩550-575毫升,对水30千克进行土壤封密处理。 [4] 喷药杀虫:玉米苗期出现玉米粗缩病的地块,要及时拔除病株,并根据灰飞虱虫情预测情况及时用25%扑虱灵50克/亩,50%久效磷或50%甲胺磷5000-5500倍液喷雾,在玉米5叶期左右,每隔5天喷1次,连喷2-3次,同时用40%病毒A500倍液或5.5%植病灵800倍液喷洒防治病毒病。对于个别苗前应用土壤处理除草剂效果差的地块,可在玉米行间定行喷灭生性除草剂20%克芜踪,每亩550毫升,对水30千克,要注意不要喷到玉米植株上,克芜踪对杂草具有速杀性,喷药后52小时杂草能全部枯死,可减少灰飞虱的活动空间,田边地头可喷45%农达水剂,但在玉米行间尽量不用,以免对玉米造成药害。 [4] 防治小麦病虫害:玉米粗缩病病毒主要在小麦、禾本科杂草和灰飞虱体内越冬。因此,要做好小麦丛矮病防治,清除田边、地边和沟渠杂草危害,同时减少灰飞虱虫口基数。具体方法:即冬小麦播种时,用内吸性好、持续时间长的药剂拌种,防治地下害虫,兼治灰飞虱。待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越冬代灰飞虱进入麦田越冬时,再喷一次内吸性杀虫剂,控制越冬虫源和压低越冬基数。翠年春天,在第一代灰飞虱成虫从小麦田向玉米田迁移前,在麦田和麦田周围的杂草上进行喷洒杀虫剂,把它控制在扩散前。因小麦接近成熟,要选择残效期短的高效低毒农药。 [4] 生物防治 灰飞虱各虫期的天敌种类较多,有瓢虫、寄生蜂、蜘蛛和线虫,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灰飞虱也能达到明显的防治效果。 |